当前位置: 首页 > 母校要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扎实开展安心解困“五大行动”惠民生 开新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21-12-22 23:18:42   点击数:

编者按: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校党委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靶心,聚焦师生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带领全校师生党员,从为师生服好务、为学校开新局、为社会助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安心解困“五大行动”,实抓实干,善作善成,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大力宣传报道我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效、特色和亮点,进一步营造以深学促实干、以实招求实效的浓厚氛围,特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扎实开展安心解困‘五大行动’惠民生开新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4月以来,横穿文化大街、林艺街的师生不再为过马路担心安全而纠结,新建成的过街天桥有效解决了师生安全顺畅通行两校区的难题,实现了校园闭环管理,“跨街桥”变成了“连心桥”,打通了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

10月以来,天气渐寒,下晚自习和复习考研的同学不再为吃上热乎的饭菜而发愁,学校中区八食堂晚间营业时间延长至21:30,同学们晚上学习肚子饿了,就可以在这里烹饪的多种美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美味……

11月以来,师生经过中区校园,抬头即可看见一座外观红白相间装饰的崭新大楼,这座黑龙江省“百大项目”、3.2万㎡的工程训练综合楼成为了校园新地标建筑……

这是我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安心解困“五大行动”的生动缩影。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落实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师生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以师生员工得实惠、党员干部有提高、党群关系新发展、开局聚力新征程为目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带领全校师生,从为师生服好务、为学校开新局、为社会助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推进后勤整改保障行动、简化办事流程提质行动、关爱特殊群体温暖行动、开展志愿服务爱心行动、服务龙江发展助力行动等安心解困“五大行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力落实,加快“办实事”的进度,加大“开新局”的力度,加强“助发展”的效度,加热“惠民生”的温度,推出一批服务师生普惠师生方便师生的实招硬招,扎扎实实解决师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写好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这篇“大文章”,校级层面“我为群办实事”台帐35项年度目标任务全部销号,完成率100%,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成效、有温度。《黑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87期、中国教育报、央广网、《黑龙江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17期等报道了我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推进后勤整改保障行动安人心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校园环境升级改造、服务质量提质增效等方面,从师生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从维护师生切身利益出发,从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扎实“推进后勤整改保障行动”,通过改善学生公寓住宿条件、优化学生食堂用餐环境、完善供水供电供暖保障,切实解决好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建成跨街天桥,打通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针对师生在两个校区间必须横穿文化大街、林艺街两条交通干道过马路的难题,学校党委坚持从师生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新建人行过街天桥作为“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首要项目来推动,学校投入226万,协调市交通管理局、建华区政府等单位,在西区和西二区之间建起了跨街人行天桥,横向贯通,将校园连为一体,有效解决了跨越两校区师生安全顺畅通行的难题,消除了师生过街的安全隐患,实现了校园闭环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省委领导的积极评价和广大师生的由衷点赞,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这项普惠师生的平安工程进行了宣传报道,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是扎实推进新建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质量监管,全力推进工程训练综合楼项目建设,完成省“百大项目”3.2万㎡工程训练综合楼主体施工,外立面装饰工程竣工。新建林校区6000㎡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开水房项目,建筑主体工程竣工,门窗、外立面装饰工程完工。

三是巩固提升高校后勤整改成果,改善学生生活条件。争取省后勤专项整改维修资金支持,完成楼宇屋面防水、管网浴池改造、楼宇卫生间改造、屋面防水、内外墙保温等五大维修工程,维修改造10栋楼宇供暖管线、7栋楼宇上下水管线及卫生间162套便池自动感应冲洗系统;改造45栋楼宇卫生间非全封闭隔断、更换白钢洗手池94套、拖布池34个及东、中区浴池地面防滑槽改造4373米;完成11座楼宇22729平方米屋面防水工程、6座楼宇13062平方米内外墙保温工程;维修28座楼宇,粉刷154850平方米墙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做防水保温、更换保温塑窗,外立面修饰一新。

四是丰富伙食品类,改善学生食堂就餐环境。在原供应“午餐免费汤”基础上,各食堂11处明显位置增设了“三餐热开水服务”。暑假期间,学校对学生一食堂、二食堂和清真食堂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售饭台高度整体下调,让菜品呈现更加直观,师生选餐更加方便;装修售饭区顶棚,在售饭厅安装菜品展示灯,将各道美食直观地呈现在师生面前;制作了菜谱灯箱,公示菜品价格,使师生在就餐时心中有数;增加了减脂餐、锡纸餐等特色菜品内容,积极打造齐大餐饮文化品牌,不断满足师生对健康营养和特色美味的新需求;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伙食科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伙食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简化办事流程提质行动聚人心

学校党委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效力外化落实到学史力行上,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体现在服务师生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校处(院)领导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走流程”。校处(院)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原则”,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学院、联系专家、联系学生班级、深入课堂听课等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师生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补充、动态更新办实事工作台账,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广大师生看到新成果、感到新变化,将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员工的心坎里,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深入推进校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学校召开校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校内网所使用的智慧校园、协同办公、大学邮箱、WebVPN等进行服务流程再造,网络信息中心为师生开展培训,对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做详细介绍,并对系统中常用的相关网上办事流程等进行细致的介绍和演示,着力解决师生所困扰的网上办事流程复杂、办公自动化不够完善和智慧校园应用不够便捷等相关问题,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

三是并开通财务微信公众号平台”,面向全校师生推广应用财务处牵头推进,建成了“财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学生(学员)缴费”“教职工工资查询、公积金查询、项目查询”“学生(学员)缴费情况查询”“国家和学校常用财经法规制度查询”等多种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人性化的财务信息服务,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四是拓宽了校园一卡通移动支付渠道。学校多部门协同推进,网络信息中心在开通支付宝充值(支付)功能、微信充值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聚合支付手段,完成校园卡用户身份认证与判定,在不改变用户移动支付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终端消费POS机支持“微信”移动支付功能,给全体师生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多元化的移动支付方式。

关爱特殊群体温暖行动暖人心

我校深入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温暖行动”,校领导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心老党员教师、老专家和家庭困难教师;召开考研工作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着力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熔铸于学生成长成才成人全过程,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在感恩中成长、在感悟中成才,在感动中毕业”。

一是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59名新生发放临时入学生活补助2.95万元;为65名家庭经济困难寒假返乡学生资助爱心车票3.25万元。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76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二是爱心资助突发特殊困难学生。学校为河南籍受水灾影响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1.23万元,对黑龙江省受灾学生提供爱心救助。为患重病、突发变故21名学生资助3.2万元。师生爱心援助马昱同学,帮助他完成三次脑肿瘤摘除手术,使他休养一年后重返校园。

三是助力学生就业,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党委将毕业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推进“一对一”帮扶,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在措施上做到“一对一”帮扶、个性化帮扶、持续性帮扶,分类施策抓就业,因人施策,推出一系列就业措施促进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校领导带队深入山东省等地开拓就业市场,联合市人社局在我校举办“留齐就业”专场招聘会,与市人才办联合组织了“就业创业,职在鹤城”暨鹤城百名大学生进企业活动。学校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发力促就业,做到全员关注就业、全程跟踪就业,2021年有60名毕业生考上选调生,2778人留在黑龙江就业。

四是关心关爱受疫情影响的学生。暑期,学校培训中心以最优惠的价格让返齐应征入伍学生入住,有效解决了应征学生体检和政审期间食宿问题,有8人通过体检和政审直招士官定兵,36人通过义务兵预征。有效实施校内隔离人员闭环管理,做好被隔离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加强对被隔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暖心服务,“隔离不隔爱,关爱暖人心”,确保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

开展志愿服务爱心行动感人心

一年来,我校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文明办《关于开展全省“战疫有我·志愿同行”主题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要求,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深入社区、厂矿、企业、城镇、农村一线,自觉参加抗疫斗争,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甘当志愿者,携手共创平安家园。2021年12月17日,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名单的通报》(﹝2021﹞8号),我校荣获“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市SOS儿童村志愿服务项目”获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一是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落实《齐齐哈尔大学党员志愿服务实施细则(试行)》,制定并印发《齐齐哈尔大学干部教师听课实施办法》,落实《齐齐哈尔大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党员干部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寝室、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认真做好兼职班主任、参加主题班团会、深入课堂听课、帮扶困难学生等联系服务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暑期、秋季返校学生及报到新生,公共外语教研部直属党支部教师党员志愿者义务为考研学生辅导英语。寒暑假期间,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暑假期间,党员职工为后勤整改和留校学生、应征入伍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师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抗洪抢险、抗疫斗争、服务社会中甘当志愿者;学校地下停车场从2021年11月29日到2022年7月15日全天免费为师生停车,学校免费为全体师生员工多轮次做全员检测核酸,分批次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种尽种,共筑校园免疫屏障;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支部与团委党支部为26个学生公寓楼共享爱心雨伞123把、共享球拍130余副,丰富了学生业余文体活动;学校图书馆把历届考研学生毕业时无偿捐赠的考研资料利用起来,举办考研资料交流展,展览图书900余册、学生交流分享图书800余册。

二是志愿服务社会助发展、做贡献。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校党员志愿服务师生、服务社会2000余人次。青年学生志愿者助力建华区西虹桥社区疫苗接种宣传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深入讷河六合镇中心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心跟党走”党史故事进校园活动;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进企业助发展,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党员初心”实践活动,营建“匠心驿站”党支部品牌;体育学院与华溪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齐齐哈尔大学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姚大为工作室”全体成员为华溪社区居民开展了骨密度、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心电图等体质与健康检测,教师党员受聘为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自由式项目测试赛和全省短道速滑比赛等体育赛事作裁判。教师党员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特殊教育,为齐齐哈尔盲人按摩职业中专学校讲学;大学生志愿者关爱齐齐哈尔市天使之翼特殊儿童康复乐园的学生,志愿帮扶助成长,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三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杨雅琪同学在央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舞台宣讲梁军校友的英雄故事,是我省赴京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4名学生中唯一竞答成功走上央视舞台宣讲的选手,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中央媒体全网推送,点击量过亿次,荣获“最佳选手”荣誉称号,学校荣获“团队二等奖”,获教育部思政司表彰。庞晶教授参加黑龙江省妇联“百名龙江巾帼宣讲员讲好百年党史故事”宣讲活动,为省妇联“龙江薪火巾帼学堂”宣讲党史 3 场。我校教师进部队、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宣讲党史100余场次,受众超过1万人次。我校教师荣获省、市庆祝建党百年理论征文一二等奖5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圣祯教授应邀在省委奋斗杂志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论文《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奋斗》杂志“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中国重要讲话精神”专栏刊发,媒体报道后产生积极而广大的社会影响。央广网等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专题报道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10篇访谈累计阅读上万次,相关报道被极光新闻转载。原创歌曲《最美的旗帜》入选中宣部文艺局、教育部思政司、中国教育电视台“唱响新时代-全国高校接力唱”活动。黑龙江电视台等省级媒体集中宣传。四首原创歌曲入选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建党百年主题优秀原创龙江音乐作品展播活动。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合唱团受邀参与“永远跟党走 建功新鹤城”全市职工大合唱比赛并进行专业展演,为梅里斯区等县区基层送文化,音乐表演系党员志愿者为齐二机床有限公司一线车间和驻齐93251部队进行了慰问演出。2021年6月,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协助齐齐哈市委宣传部、黑龙江省电视台录制“迎庆七一直播月活动”之大型全媒直播《今日龙江》第五个版块“今日龙江·齐齐哈尔”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演绎歌曲MV《灯火里的中国》在团省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黑龙江省纪念“五四”青春歌会激情唱响,通过“黑龙江共青团”全媒体平台和极光新闻APP同步播出,线上观看、点赞留言量超450万次。

四是开展驻村帮扶援建,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投入20万元,帮扶援建拜泉县上升乡永安村、克东县克东镇致富村,向讷河市六合镇前程村派驻村第一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党建引领、疫情防控、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上做贡献,学校驻拜泉县上升乡永安村扶贫工作队获省教育厅“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集体奖”,队长秦浩波获个人奖。

五是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与龙江县黑岗乡党委签约结对共建,何强教授为黑岗乡党校、永安村讲党史教育专题党课;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拜泉县上升乡永安村签约结对共建,深入农户家中讲党史、赠物资;机电工程学院与齐齐哈尔机务段结对共建,参观全国铁路唯一用战斗英雄名字命名的“黄继光号”机车和“黄继光号”工作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讷河市六合镇结对共建,教师深入中心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心跟党走”党史故事进校园活动;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委组织部、梅里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里斯区英烈馆。

亮身份、当先锋、献爱心、甘奉献……齐齐哈尔大学“志愿服务爱心行动”为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感动鹤城、蜚声龙江……

服务龙江发展助力行动得人心

学校党委从政治的高度找准服务龙江振兴的切入点,从服务的力度找准助力龙江振兴的创新点,从发展的角度找准赋能龙江振兴的支撑点,全力推动“服务龙江发展助力行动”,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一是学校事业发展成果丰硕,以办学实绩贡献龙江振兴。我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建主体责任履职到位,专职组织员、“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等刚性指标100%达标,党的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连续3年政治生态考核获“优秀”等次,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荣获“齐齐哈尔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荣获市委教育工委命名的“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优秀共产党员”8名,学校党委在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在全省“高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 中创佳绩,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李立立荣获全省第四届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首批“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学生党员工作站的实践与探索》荣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青春之火 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荣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学校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经费222万元;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李秀莲教授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21年10月26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21]14号)审核批准,新增4个硕士点,至此,我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到12个,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获批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增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工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3人获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获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批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1金4银32铜。9月10日-12日,我校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范铁明教授、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李立立教授带领三名教师受邀参加了由国家商务部和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独立时尚设计师作品展,展出的12套作品惊艳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学生兰乃莹的作品《覔音》荣获“东北亚高校优秀学生作品联合发布优秀设计奖”,贾慧萍副教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二是深化校地战略合作,以履职建功助力鹤城振兴。落实《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市校24个合作项目,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学校与齐齐哈尔市政府、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政府、龙江县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校地交流合作;与新疆青河县签署科技援疆协议;发挥大学职能,与齐齐哈尔市共建精密超精密创新联合体;为21所实践基地学校签约授牌,共建“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深化校企战略合作,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校领导带队参加2021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13位硕士生导师入选中方导师名单;学校与凯捷中国校企合作十周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上海总部、昆山和北京分部挂牌;学校与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齐齐哈尔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政策解析暨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务培训会”,制作《成果转化政策汇编》,讲解政策,为地方政府、企业和科技人员成果转化培训服务。

4月14日,齐齐哈尔大学与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校企签署了《齐齐哈尔大学与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签署共建产业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中国飞鹤打造“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集群”。4月15日,中国飞鹤总裁、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到校实地考察,达成合作共识。目前,校企已签署50万元玉米深加工科研成果的转化合同。

11月16日,我校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政府、厦门坤舜实业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政校企三方签订了“灵芝产业校企地合作协议”,转化高层次科研成果,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区域引才留才、企业快速发展和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多助力。

11月28日,我校与中科立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学校办公楼504会议室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校党委书记陈桂芝,副校长、党委常委吕厚均,中科立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志才、黑龙江省黑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淼出席仪式。校企双方签订了《齐齐哈尔大学与中科立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及《养猪废液微生物转化中试工艺与设备》技术开发合同。该公司依托齐齐哈尔大学在人才、学科、专业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技术成果的生产应用;校企双方资源优势互补,推进协同发展。

11月26日,黑龙江省科技招商大会(齐齐哈尔专场)齐齐哈尔大学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在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齐齐哈尔大学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同额为400万元的“技术开发”合同。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副市长杜崇敏,省科技厅相关处室、齐齐哈尔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招商主管领导及招商部门、相关科技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参会,线上人数突破5万人。我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和科研工作者推介了复合微生物菌剂、玉米深加工、工业大麻和果蔬杂粮饮品4个领域的系列科技成果,向与会人员赠送了《齐齐哈尔大学可转化科研成果汇编》,以商业计划书的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现了我校在绿色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其他服务业等领域具备产业化条件的53项科技成果。学校在微生物菌剂、工业大麻、果蔬杂粮饮品、玉米深加工等方面的系列成果,与齐齐哈尔市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建有多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技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依托齐齐哈尔的产业资源、齐大的成果优势招商引资,实现科技成果规模化生产应用,将对齐齐哈尔市相关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深化麻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抢占新兴产业科技研发制高点。我校创建4个涉麻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为我省发展工业大麻产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持,使黑龙江工业大麻研发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学校与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大麻)”在全国100多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批批准建设,成为全国19个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亚麻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通过了教育部评估。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的指导意见,该中心对研究方向、内容和人员作了部分调整,研究方向中增加了工业大麻及制品等相关研究内容,经省教育厅审核、教育部同意,“亚麻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名为“寒区麻及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称变更后,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亚麻扩展到了目前的工业大麻、亚麻、罗布麻等麻类,研究领域也由最初的麻类纤维制品和纺织印染为主拓展到高质量麻类品种选育、栽培及原料开发、麻纤维精细化加工与纺织品加工技术、麻类绿色染整技术、麻类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开发等4个研究方向,极大增强了为我省工业大麻研发能力和水平。该中心属于国家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工业大麻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惠泽深远。

点滴小事暖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及时关注师生之所想,及时回应师生之所盼,及时解决师生之所忧,着力办好民心事民生事,提质效、强保障、解难题、惠民生、助发展、开新局,通过实践活动建强组织、锻炼党员、凝聚群众,不断密切党同师生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齐大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校庆7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链接:(齐齐哈尔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

http://zhuanti.qqhru.edu.cn/wwqzbss.htm

(撰稿/张成 图片来源于校内网 编辑/李广辉 责编/王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