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故事】牟克: 用画笔描绘多彩人生

作者:新闻中心   时间:2018-11-27 19:25:07   点击数:

在楼梯杂物间改装的闷热画室里、在大兴安岭孤独寒冬的深山中、在没有供暖的出租屋、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在韩国釜山、在俄罗斯金环小镇……他走到哪里,画笔就在哪里疾驰狂奔,不知疲倦。

是谁一直执着地握着画笔---牟克。

从齐齐哈尔大学走出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奖首位华人获奖画家牟克先生是个有情怀有梦想有故事的80后。2013年、2015年他先后两次被国家公派前往莫斯科学习深造,在短短五年间,凭借完美融合中西文化的绘画作品创作,他获得了“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终身荣誉院士”殊荣,囊括了众多俄罗斯文化艺术界奖项。在个人艺术造诣不断提升的同时,他始终坚持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躬体力行,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院长祖拉布.采列捷列称其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酷爱绘画青年崭头角

牟克出生在丹顶鹤的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用他自己的话说,大学毕业前自己的生活轨迹没有出过这座城市。

2000年,牟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实际上牟克早就与齐大结下了不解之缘,牟克说,自己家祖孙三代见证了齐齐哈尔大学60多年的办学历程。

大学时代熟悉牟克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痴迷绘画的“画疯子”,执着创新,热衷于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他经常在基础课上完成规定动作后,就做自选动作。”牟克当年的老师现任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马振庆教授回忆说。今年已经62岁的李俊峰老师说:“牟克画画时专注力特别强,我记得他大三的时候,我课余时间去画室,一推门,屋里其他人都下意识的抬起头,只有他还在盯着画板,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牟克认为李俊峰老师是引领自己踏上艺术生涯的领路人。

大学寝室的同学给他算过,四年大学生活中,牟克平均每天在画室创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仅巨幅画作就完成了几十个,学生有这样的绘画强度和创作热情是极为罕见的。孤独的创作苦旅不会虚度,牟克年轻时的很多作品就曾多次获奖并入选各大美术展。

旅俄求学在创作中融合中西文化

俄罗斯油画的技艺之高超,每一幅油画都仿佛有自己的灵魂,向每一位欣赏它的人诉说着它的故事。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家络绎不绝来到俄罗斯进修学习,青年画家牟克也是其中一员。

他先后两次被国家公派前往莫斯科学习深造,在俄罗斯访学期间,牟克师从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严肃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现任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萨拉霍夫,而他也是这位俄罗斯绘画名家的最后一名学生。“萨拉霍夫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是他让我真正明白了艺术应该怎样融合,在他的指导下我的美术造诣得到了升华”。

初到莫斯科,与师生沟通语言上的种种困难、学校宿舍艰苦的条件都让牟克感受到了莫斯科冬天刺骨的寒冷和苦闷。但对于油画的热爱让他逐渐融入了新的环境。他明白了正是这些困境,才能触动作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创作灵感,曾在西伯利亚流放的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写出了伟大的著作。

2015年牟克在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攻读了博士学位。他开始大胆尝试在创作中将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与俄罗斯绘画风格相融合。“模仿的再富有韵味,也不能突破俄罗斯风格,我感觉没有意义,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特性,绘画方向有自己的风格,我想将二者结合,再融入我旅俄的求学感悟,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莫斯科的四年里,牟克几乎每天要在画室画8个小时左右,画画已经变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

躬体力行环湖大学走出文化交流使者

2013年牟克被派往莫斯科研究访学,牟克深刻的意识到,他同时也肩负着中俄文化交流的重任。因此,在专心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同时,牟克为中俄间的艺术领域交流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

与牟克相识、交往多年的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院长柳巴说,牟克是一个很诚实、认真、上进的人,他为中俄文化间交流做了很多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7年4月,牟克在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举办了“丝路丹途”个人油画作品展。此次展览得到了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主席和主席团的赞誉,展出的《纪念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系列油画作品更是赢得了俄罗斯美术界的广泛认可。

在“丝路丹途”油画展开幕式上,牟克被授予“俄罗斯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和“苏利科夫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称号,以表彰其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为中俄艺术交流作出的积极贡献。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中华说,在牟克身上投射出了近年来两国美术界交流不断走向深入发展的变化,体现了中国青年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

(撰稿/李广辉)